“地下超级锅炉”可发电供暖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3日
来源:光明日报(2020-05-08) 作者:耿建扩,陈元秋,刘清波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获悉,该局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马头营干热岩地热深井内,开展“超长重力热管取热试验”取得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实现了中深层地热资源的“无泵式”开采。
据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流的干热岩地热资源EGS开采技术需要钻探多口深井并利用高压水泵驱动水进行循环取热,能耗大、成本高、商业化营运困难。对此,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开展了联合攻关,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无泵式”开采技术——干热岩型地热超长重力热管采热技术。该技术通过往深部干热岩层钻孔中安装密闭的超长重力热管,利用热管抽取地热。“这就好比在地下数千米深处建了一个‘地下超级锅炉’,‘燃料’即是干热岩中的热能,‘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数千米的管道自发流向地面,之后凝结所释放的热能就可用来发电、供暖,从而实现中深层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技术在地下取热段岩石平均温度为119℃的条件下,地面获得了温度最高达90℃的饱和水蒸气,持续采热功率接近200千瓦。
有专家表示,该技术无须使用水泵维持,能耗低,且能大幅提升采热效率,还可有效避免管道腐蚀结垢、耗水量过大等问题,投资风险小,是一种高效、稳定、运行成本低的新型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方式,可作为中深层地热资源开采技术的重要示范应用成果,对我国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技术的创新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另据了解,2019年,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了环渤海(唐山海港)干热岩勘查项目,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3965米深度探获了温度达150℃的干热岩。勘查结果显示,该区域4000米深度以浅,初步评估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28亿吨。
[责任编辑:dc]
- 行业要闻 >>
- 陆昊: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揭晓|2020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 赣核267队技术服务彭泽废弃矿山治理
- 关于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公示
- 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 继往开来再出发——2020年全国地勘行业大事记
- 2020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初选结果
- 黑龙江省地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
- 业界资讯 >>
- 莱州西岭村金矿勘探首个小口径倾斜钻孔竣工
- 2020年度《探矿工程》高影响力论文
- “深海钻探技术与工程支撑”项目首次综合海试取得成功
- “中煤地质特勘队”打通栖霞事故钻孔并收到信号
- 勘探技术所成功研制特深孔用高性能薄壁绳索取心钻杆
- 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勘探技术所圆满完成所管项目评审和中期考核
- 《China Geology》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 非常规油气开发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 探矿工程所大功率变频高速搅拌机再获重要国际客户
- 会展预告 >>
- 以丝路合作为主题,矿业创新邀请赛明年7月在新疆举办
- 关于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
- ARTS 2020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 关于召开2020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 洞察轨道风云 激活产业升级
- 共享、共赢全球矿产业链贸易交流平台欢迎您-CIME2021
- 【11月28-29日】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0会议通知 二号通知
- 重要平台l全球矿山产业链贸易平台
- 欢迎加入全球钻探行业贸易交流盛会
- 新疆丝路矿业合作论坛
- 人物访谈 >>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间地热市场潜力巨大
- 苏义脑:陆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及其装备进展
- 曾梅香:我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
- 赵阳升院士:把创新成果融入地热等采矿工程领域
- 《人民日报》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
- 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投身地质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 在深海处演绎“冰与火”的传奇
- 孙友宏校长在人民日报发表《为高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方肇洪谈地源热泵技术持久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