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日
来源:地灾瞭望(2020-11-11) 作者:协会秘书处
中地灾防协函[2020]61号
关于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各相关单位:
为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交流与应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与合作,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人防+技防”模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能力和水平,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定于2020年12月上旬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融合,提升防灾减灾科技能力
二、主要内容
(一)邀请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应急管理部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等领导出席。
(二)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席科学家等相关专家做特邀报告,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主题报告、专题报告。
(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做地质灾害防治典型经验交流;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成果展示、新装备实物展示、新标准文本展示。
三、参加人员
各省(区、市)地质灾害防治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及监测预警业务相关单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和使用单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主要编制单位代表。邀请相关媒体对会议进行采访报道。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承办单位: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
协办单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三大队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队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湖南宏禹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五、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2月7日-12月9日(12月7日报到)
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圣爵菲斯大酒店欢城楼(长沙市开福区三一大道471号)
六、报名方式
(一)网上注册报名:参会人员可用谷歌浏览器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登陆协会网址https://caghp.org.cn/(业务办理→会议报名),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和发票信息,完成整个报名参会程序。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30日18点,以缴费信息为准。
(二)收费标准:本次会议收取培训费,会员单位800元/人,非会员单位1500元/人。包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等(住宿费自理)。
(三)培训费缴纳方式:请将培训费汇款至协会账户(注明姓名、单位名称),缴费成功后登陆报名网址填写缴费金额并上传缴费凭证。
账户名称: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黄楼支行
银行账号:0200226619200072501
(四) 会议住宿安排
酒店名称及地点:圣爵菲斯大酒店(长沙市开福区三一大道471号);明城国际大酒店(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漓湘西路19号)。两酒店之间往返由协会统一安排车辆接送。
协议房价:圣爵菲斯大酒店协议价有308元/间、468元/间、568元/间;明城国际大酒店协议价408元/间。以上房间均含早餐。
特别提醒:如需住宿会务组协议酒店,请自行联系酒店进行预订。
(五)有新技术、新设备展示需要的单位,具体事宜请联系湖南湘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肖雯栎18684883930。
七、联系方式
会务联系:李 梦 010-62155431 18518979093
翟宏伟 010-62119819 17611032870
酒店联系:圣爵菲斯大酒店 童经理 15273156882
明城国际大酒店 吴经理 13875984704
八、其他
(一)为配合疫情防控需求,请全程佩戴好口罩;
(二)会议期间请凭餐券在指定餐厅用餐;
(三)会场内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铃声置于振动状态;
(四)会议期间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会务组联系。
附件:圣爵菲斯大酒店交通路线图
2020年11月11日
附件:圣爵菲斯大酒店交通路线图
圣爵菲斯大酒店毗邻湖南卫视、世界之窗、海底世界;近临京珠高速、319国道;距离长沙高铁站16公里车程约20分钟,距离机场22公里车程约25分钟。
[责任编辑:dc]
- 行业要闻 >>
- 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 关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的通报
- 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揭晓
- 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交流研讨会召开
- 奋进正当时 建功“十四五”——2021年新春贺词
- 15项重点,12个方面
- 关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的公示
- 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
- 业界资讯 >>
- 5月起,《气举反循环钻探规程》等标准将正式实施
- 南海东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钻探井位锁定
- 川庆钻探刷新国内深井取芯纪录
- 直径244.5毫米尾管固井最深纪录诞生
- 地热资源动态监测将有章可循
- 探矿工程所“一种深井围岩高温高压爆破试验装置”获授权
- 《浅层取样钻探技术规程》等10项行业标准获批发布
- 定向钻井技术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
- 关于举办第二十一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交流年会的通知
- 团体标准《黄金地质绿色勘查技术规范》发布
- 会展预告 >>
- 以丝路合作为主题,矿业创新邀请赛明年7月在新疆举办
- 关于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
- ARTS 2020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 关于召开2020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 洞察轨道风云 激活产业升级
- 共享、共赢全球矿产业链贸易交流平台欢迎您-CIME2021
- 【11月28-29日】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0会议通知 二号通知
- 重要平台l全球矿山产业链贸易平台
- 欢迎加入全球钻探行业贸易交流盛会
- 新疆丝路矿业合作论坛
- 人物访谈 >>
-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 路保平: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发展建议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间地热市场潜力巨大
- 苏义脑:陆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及其装备进展
- 曾梅香:我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
- 赵阳升院士:把创新成果融入地热等采矿工程领域
- 《人民日报》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
- 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投身地质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 在深海处演绎“冰与火”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