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就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范作出重要指示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迅速行动,制定并完善相关措施,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全力保证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芦山地震灾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地震造成山体破裂,加上余震频发,一旦连续下雨,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汶川等国内外抗震救灾经验表明,地震发生后,必须高度重视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4月22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四川省和有关部门在继续全力做好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的同时,迅速评估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特别要充分考虑强震和降雨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的情况。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排查重点防范区域的灾害隐患,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各种预案,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千方百计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他指出,我特别担心的是,大震之后余震频发,阴雨连绵,容易发生塌方、滚石等次生地质灾害,四川省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引导群众安全避险,避免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月23日当天,四川省“4·20”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加强余震和气象监测,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加强群众安全教育,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安置。决定雅安市从4月23日20时起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一级响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和公众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在北京,当天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传达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次生地质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灾民安置点排查工作,抓好地震灾区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体系,做好地质灾害临灾避险宣传。
连日来,四川省根据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支持下,组织全省17个专业地勘单位、315名专业技术人员,以雅安市为中心,开展了地震核心灾区9个市(州)涉及37个县范围内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灾害评估工作,对已发现的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向群众发放明白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落实专人24小时监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专家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点进行风险评估,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预案。对于极易发生灾害的隐患点,及时安排受灾群众主动避险撤离。
为把次生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4月24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日,四川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发布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信息。
截至24日18时,地震灾区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375处。同时,对196个临时安置区及过渡安置点进行了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工作,共复核已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47处。
[责任编辑:wjh]
- 行业要闻 >>
- 2020年国际矿业科技领域十大进展
- 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公告
- “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 陆昊: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揭晓|2020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 赣核267队技术服务彭泽废弃矿山治理
- 关于第二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公示
- 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 继往开来再出发——2020年全国地勘行业大事记
- 业界资讯 >>
- 喜讯!山西省首座高温地热发电试验电站揭牌启动
- 跑赢时间!英雄地质队率先叩响“生命之门”
- 南海重大发现!
- 2020年中国石油和世界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 历经14天“地心营救”,栖霞金矿被困11名矿工升井
- 川西雅江甲基卡锂矿科学深钻胜利竣工
- 广州海洋局新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 2021年度矿业装备质量奖开始申报
- 《广东省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库规范》通过审查
- 山东矿难救援现在共有10个钻孔,20日可加固到井下350米
- 会展预告 >>
- 以丝路合作为主题,矿业创新邀请赛明年7月在新疆举办
- 关于召开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
- ARTS 2020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 关于召开2020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 洞察轨道风云 激活产业升级
- 共享、共赢全球矿产业链贸易交流平台欢迎您-CIME2021
- 【11月28-29日】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0会议通知 二号通知
- 重要平台l全球矿山产业链贸易平台
- 欢迎加入全球钻探行业贸易交流盛会
- 新疆丝路矿业合作论坛
- 人物访谈 >>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间地热市场潜力巨大
- 苏义脑:陆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钻完井技术及其装备进展
- 曾梅香:我国地热发电现状与展望
- 赵阳升院士:把创新成果融入地热等采矿工程领域
- 《人民日报》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
- 杨文采院士:人类能上天下海,却难以入地13公里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投身地质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 在深海处演绎“冰与火”的传奇
- 孙友宏校长在人民日报发表《为高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方肇洪谈地源热泵技术持久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